文姬歸漢圖[傳宋李唐畫作]

文姬歸漢圖[傳宋李唐畫作]

傳宋李唐《文姬歸漢圖》:該畫冊總計十八幅,形式屬於“上文、下圖”的連環故事畫。內容敘述了中國東漢才女蔡文姬在董卓作亂時,被胡人俘虜,並且嫁給南匈奴的左賢王。直到十二年後,才由曹操派遣使臣,將她贖回漢地。每段畫面,對於故事情節和人物、車馬、配景,都有非常細膩的描繪。 作者原先被訂為李唐(約公元1049-1130年後),但成作時間應稍晚。畫中並有多處破損,曾經過明代畫家的補綴。

名畫溯源

《文姬歸漢圖》冊系以東漢才女蔡文姬(公元162-229年)陷胡的坎苛經歷,做為創作背景的歷史故事畫。全冊共十八幅,各幅上方並分錄〈胡笳十八拍〉詩文。王鐸(1592-1652)原題作,閻立本(約601-673)畫,今名乃清人胡敬根據《畫繼補遺》而改訂。雖未必為李唐(約1070-1150 後)所繪,然畫中筆致古樸,且描寫真實,原作出自南宋畫院中人,當無疑議。各幅均有多處破損,曾經過明代畫家的補綴。

《胡笳十八拍圖》書卷按胡笳十八個書面,每一個書而都是一件獨立的作品,同時又與其他書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書卷。其中第三、第五、第十三、第十八等圖與波士頓美術館所藏《文姬歸漢圖》殘冊的構圖和人物形象幾乎完全相同,擄考證,後者為南宋初年作,此卷即為其摹本,成於南宋宋年。另外,日本奈良也藏有一卷完整的《胡笳十八拍圖》,構圖與人物形象也與此卷完全相同,可以推測出也是波士頓美術館所藏山頁的摹本。
圖卷中所繪的人物形象均非東漢時匈奴人,而是宋代北方的契丹人,描繪方法以勾線為主,輔以墨染,設色淡雅,墨色相互掩映,相得益彰,卷前有清乾隆帝題記,並鈴有乾隆鋻賞等印,卷後有張大千題跋,是一件流傳有緒的佳作。

作品賞析

【第一拍】 【第一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被擄 本幅 50.7x39.7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一拍】我生之初尚無為,我生之後漢祚衰。天不仁兮降亂離,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,民卒流亡兮共哀悲。煙塵蔽野兮胡虜盛,志意乖兮節義虧。對殊俗兮非我宜,遭惡辱兮當告誰。笳一會兮琴一拍,心潰死兮無人知。  【第二拍】 【第二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北行 本幅 50.5x30.4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二拍】戎羯逼我兮為室家,將我行兮向天涯。雲山萬重兮歸路遐,疾風千里兮揚塵沙。人多暴猛兮如蟲蛇,控弦被甲兮為驕奢。兩拍張懸兮弦欲絕,志摧心折兮自悲嗟。 
【第三拍】 【第三拍】 【第三拍】越漢國兮入胡城,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。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,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。鞞鼓喧兮從夜達明,風浩浩兮暗塞昏營。傷今感昔兮三拍成,銜悲畜恨兮何時平!【第四拍】 【第四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懷鄉 本幅 50.7x28.4公分、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四拍】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,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。天災國亂兮人無主,唯我薄命兮沒戎虜。俗殊心異兮身難處,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。尋思涉歷兮多艱阻,四拍成兮益淒楚。 
【第五拍】 【第五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炊食 本幅 50.9x31.8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五拍】雁南征兮欲寄邊心,雁北歸兮為得漢音。雁飛高兮邈難尋,空腸斷兮思愔愔。攢眉向月兮撫雅琴,五拍泠泠兮意彌深。  【第六拍】 【第六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觀星 本幅 50.3x25.9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六拍】冰霜凜凜兮身苦寒,飢對肉酪兮不能餐。夜聞隴水兮聲嗚咽,朝見長城兮路杳漫。追思往日兮行李難,六拍悲來兮欲罷彈。 
【第七拍】 【第七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聽樂 本幅 50.3x26.9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七拍】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,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。原野蕭條兮烽戎萬里,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。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,牛羊滿地兮聚如蜂蟻。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,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。  【第八拍】 【第八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夜思 本幅 50.4x28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八拍】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,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。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,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。制茲八拍兮擬排憂,何知曲成兮轉悲愁。 
【第九拍】 【第九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家書 本幅 50.5x24.8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九拍】天無涯兮地無邊,我心愁兮亦復然。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,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。怨兮欲問天,天蒼蒼兮上無緣。舉頭仰望兮空雲煙,九拍懷情兮誰為傳。  【第十拍】 【第十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產子 本幅 50.4x27.3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拍】城頭烽火不曾滅,疆場征戰何時歇。殺氣朝朝沖塞門,胡風夜夜吹邊月。故鄉隔兮音塵絕,哭無聲兮氣將咽。一生辛苦兮緣別離,十拍悲深兮淚成血。 
【第十一拍】 【第十一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育兒 本幅 50.8x26.4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一拍】 我非貪生而惡死,不能捐身兮心有以。生仍冀得兮歸桑梓,死當埋骨兮長已矣。日居月諸兮在戎壘,胡人寵我兮有二子。鞠之育之兮不羞恥,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。十有一拍兮因茲起,哀響兮徹心髓。  【第十二拍】 【第十二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來使 本幅 50.2x25.2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二拍】東風應律兮暖氣多,漢家天子兮布陽和。羌胡踏舞兮共謳歌,兩國交歡兮罷兵戈。忽逢漢使兮稱近詔,遣千金兮贖妾身。喜得生還兮逢聖君,嗟別二子兮會無因。十有二拍兮哀樂均,去住兩情兮誰具陳。 
【第十三拍】 【第十三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傷別 本幅 51x31.6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三拍】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,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。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,胡兒號兮誰得知。與我生死兮逢此時,愁為子兮日無光輝。焉得羽翼兮將汝歸,一步一遠兮足難移。魂消影絕兮恩愛遺,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,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。  【第十四拍】 【第十四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送行 本幅 50.3x26.9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四拍】身歸國兮兒莫知隨,心懸懸兮長如飢。四時萬物兮有盛衰,唯有愁苦兮不暫移。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,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。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,覺得痛吾心兮無休歇時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,河水東流兮心是思。 
【第十五拍】 【第十五拍】 【第十五拍】十五拍兮節調促,氣填胸兮誰識曲。處穹廬兮偶殊俗,願歸來兮天從欲。再還漢國兮歡心,心有憶兮愁轉深。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,子母分離兮意難任。同天隔越兮如商參,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。【第十六拍】 【第十六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歸途 本幅 50.2x28.2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六拍】十六拍兮思茫茫,我與兒兮各一方。日東月西兮徒相望,不得相隨兮空斷腸。對萱草兮徒想憂忘,彈鳴琴兮情何傷。今別子兮歸故鄉,舊怨平兮新怨長。泣血仰頭兮訴蒼蒼,生我兮獨罹此殃。 
【第十七拍】 【第十七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駐足 本幅 50.3x27.2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七拍】十七拍兮心鼻酸,關山阻修兮行路難。去時懷土兮枯枯葉乾,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。風霜凜凜兮春夏寒,人馬飢虺兮骨肉單。豈知重得兮入長安,歡息欲絕兮淚闌乾。  【第十八拍】 【第十八拍】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返家 本幅 50.2x33.9公分 對幅 50.3x34.1公分 全幅 56.5x96.4公分 【第十八拍】 胡笳本自出胡中,綠琴翻出音律同。十八拍兮曲雖終,響有餘兮思未窮。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。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,胡與漢兮異域殊風。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,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。六合離兮受之應不容。 

創作背景

相傳琴曲歌辭《胡笳十八拍》是蔡文姬的傑作。文姬歸漢的歷史故事,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,常被畫家作為重要題材寫入畫。《文姬歸漢圖》系以才女蔡文姬陷胡的坎坷經歷,作為創作軸心的著名史畫。  

蔡文姬(公元177年生),原名琰,東漢陳留圉人,父即名儒蔡邕(133-192)。文姬幼承家學,博覽群籍而富才辯,又深諳音律。年十六,嫁河東衛仲道,未及二載,夫死,歸居陳留娘家。獻帝初平二年(191),董卓為禍,天下大亂。文姬遭入侵的羌胡所擄,且被一路挾持北向。興平年間(194-195),南匈奴左賢王去卑脅迫與她成了親,從此羈留胡地達一十二年,並育下二子。直至曹操當政,因念及與蔡邕舊日的情誼,方遣使攜帶金帛,前往胡中,將文姬贖回。  

返鄉後,文姬曾作《悲憤詩》二首,一為五言體,另一為楚辭體。其內容,俱在追述當年羈留北地時,借琴曲以紓解鄉愁的諸多感懷,乃至歸國前夕,辭別親子的矛盾心境。不過,現今在《文姬歸漢圖》上所習見的《胡笳十八拍》詩文,卻並非蔡琰親筆。 “十八拍”原是古樂府里琴曲的名稱,所謂「拍」字,實為章、段之意。其音節,系唐玄宗、肅宗時代(712一762),著名的琴工董庭蘭所創。待曲譜問世,方有人據以填入歌詞,使便利於傳唱。  

援引文姬歸漢的故事入畫,據傳也是胎息自唐代的閻立本(7世紀),惟畫跡早已不傳。若檢視現今仍然存世的《文姬歸漢圖》,則多數出自南宋畫家之手,或者為元、明畫家仿宋的摹本。其中,時代最早的南宋畫跡,計有台北故宮本《文姬歸漢圖》冊、陳居中(13世紀前半)《文姬歸漢圖》軸,和美國波士頓本《文姬歸漢圖》殘卷(已改裝成冊)等三幅。  

推究《文姬歸漢》題材之所以特別風行於南宋,殆因紹興十一年(1141),宋金締結和平盟約,雙方暫時中止多年來的征戰,並成功地將高宗生母韋太后迎回,其中還包括徽、欽二宗,以及一乾嬪妃的遺骸骨灰。基於這樁重大事件的激盪,宮廷畫家乃頻頻“借古喻今”,描繪歷史故實。箇中深意,除了欲迎合上意,博取共鳴外;實則,以當時朝野上下,率皆企盼漢族復興,拯救北地親舊的情勢看來,歷史故事畫之所以風行,確實有其強烈的時代需求。  

傳承有序

故宮本的《文姬歸漢圖》冊,畫無作者名款。第一拍幅左,系有王鐸手書籤題,訂為“閻立本畫,虞世南書”,但由書畫風格觀之,顯然不確。 《石渠寶笈三編》則據胡敬《西清札記》所考,將此畫的作者改訂為李唐(約1049-1130後)。 元初,莊肅於《畫繼補遺》(1298)卷下曾載:“予家舊有(李)唐畫『胡笳十八拍』,高宗親書劉商辭,每拍留空絹,俾唐圖畫。”而故宮本的《文姬歸漢圖》冊,總計十八幅,各幅上方,均用淡墨圈定框廓,分錄“胡笳十八拍”詩文。此一形式,似乎與《畫繼補遺》所述相符,胡敬將故宮本定為是李唐,當即根源於此。惟現存傳為李唐的人物畫跡,如《採薇圖》、《晉文公復國圖》和《文姬歸漢圖》等作,相互間風格並不相侔,究竟何者較近於李氏的原本,學界迄無定論。  

倘與美國波士頓本的《文姬歸漢圖》殘卷比對,該作中的拍文位置,均位於畫幅之側。鈴木敬氏以為,現今流傳的數本馬和之「毛詩」卷,均採取圖與文左右相參的形式,因此推測《文姬歸漢圖》本來亦可能是橫卷,亦即較近乎波士頓本的格局。  

故宮本的《文姬歸漢圖》冊,不管是否和李唐原本相契,但出自南宋畫院中人之手,殆無疑議。只可惜,畫幅殘損的情形相當嚴重,補筆部份可能出自明人。由於這些補卷上附加的拙劣筆觸,削弱了原作的神采。因此,倘若未經仔細辨識,往往會將本冊的完成時間誤判為明代以後。  

此冊中的第十三拍,應系全段故事情節發展的最高潮。幅中寫曹操的使臣來到匈奴帳前,預備迎回文姬。駝車與護送的人馬亦已整裝待發,文姬正與左賢王及二子依依話別。文姬、左賢王和周遭的侍從,箇箇掩面悲泣。長子以手拉扯文姬的衣袂,顯是不捨母親的驟然遠行。稚子雖然猶在保母懷中,卻同樣伸出雙手,哭喊著索求親娘。幅上方,「第十三拍」詩文所記述的,正是文姬內心的雙重矛盾:“童稚牽衣雙在側,將來不可留又憶,還鄉惜別兩難分,寧棄胡兒歸舊國,山川萬里復邊戍,背面無由得訊息,淚痕滿面對殘陽,終日依依向南北。”  

細審畫中人物,雖然各箇高未盈寸,但無論主角人物,亦或配角人馬,率皆勾勒精謹,神態宛然。且衣紋線描於重彩敷染下,猶能蘊藏勁健的曲折變化,足見作者的功力深厚。加以衣冠、車騎、建築,均有所本,符合宋遼制度,更能驗證此圖的初始作者,必定是生長於南北宋之交的畫家,或即為李唐本人。院藏(傳)李唐《文姬歸漢圖》冊容或是南宋中期以後畫家的摹本,但在真跡湮滅的情況下,能以十八拍完整的畫面,細膩鋪陳文姬歸漢始末,仍堪位列有宋一代人物故事畫的佼佼者。  

畫家簡介

李唐:(1066-1150),字晞古。河陽三城(今河南孟縣)人。北宋末南宋初畫家,精於山水畫和人物畫。初以賣畫為生,宋徽宗趙佶朝(1100-1125)補入畫院。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,高宗南渡,李唐亦顛沛流離,逃往臨安(今杭州),以賣畫度日。南宋恢復畫院後,李唐經人舉薦,進入畫院,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,時年近八十。擅畫山水,變荊浩、范寬之法,用峭勁的筆墨,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。晚年去繁就簡,創“大斧劈”皴,所畫石質堅硬,立體感強。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,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。

(第十三拍)(話別的場景) (第十三拍)(話別的場景) (第十三拍)(駝車) (第十三拍)(駝車)

註:全部圖片由東籬小菊重新PS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